
《直线、射线、线段》教学设计
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,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,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直线、射线、线段》教学设计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《直线、射线、线段》教学设计1【教学目标】
1.知识与技能:
使学生认识线段、直线和射线,知道线段、直线和射线的区别。进一步认识角,知道角的含义,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。通过“画一画”、“数一数”等活动,使学生感悟: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,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,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。
2.过程与方法:
利用课前自主学习、课件直观教学及学生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,使学生体会和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。
3.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培养学生观察、比较、操作以及抽象、概括的能力。
【学情分析】
线段和角是学生已学知识,在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,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,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已经对直线、射线和角有了一定的认识,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,所以通过自学完全能够掌握其简单的特点,但线段、直线、射线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属于难点,还需要老师通过比较、观察、操作的活动并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引导,因为数学中的有些知识毕竟是抽象的。
【重点难点】
掌握直线、线段、射线的区别与联系,掌握角的特征,理解角的形成。
【教学活动】
师: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线,线段、直线、射线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它们。(教师板书课题)
(一)自学反馈
1.通过自学学习,你学会了什么?
2.还记得什么是线段吗?
3.练习:哪些比赛项目的路线是线段(铁人三项、公路自行车、游泳、100米跑)。
4.在作业纸上画出一条线段。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和射线吗?
【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】
(二)探究新知
教学直线和射线
1.认识射线
(1)教师拿出手电筒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。
提问: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?(线段)为什么?(预设学生根据线段的特征回答)
(2)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。
提问:要是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,现在这条光线有什么特点?
预设: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,如:光线从灯泡射出,一直射向无穷远处,没有尽头。
是的,我们用这条线来表示光线,这条线有什么特点呢?
预设:它只有一个端点,在灯泡这里,并且向一端无限地延伸,延伸到无穷远处。
那我们能量出它的长度吗?
预设:不能,因为无限延伸到远处,有无限长,所以不能测量。
师总结: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,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,我们把它叫做射线。(板书:射线)
(3)注意射线的特点并要求学生画出射线
刚才我们已经画了线段,现在你能画一条射线吗?(学生在作业纸上画)
(展示学生作品)画得对吗?说说你是怎样画的?
(4)进一步认识射线的特征
看老师是这样画的,(延伸线段的一个端点,画成了射线)你觉得这是一条射线吗?
(5)说说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。
(6)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射线?
2.认识直线
现在请大家仔细看黑板,刚刚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,得到了射线。那要是把线段的两端都延伸开来,你觉得这条线,有什么特点?
师总结:像这样没有端点,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,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直线。
刚才我们已经画了射线,现在你能画一条直线吗?
3.快乐猜一猜。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线,现在我们做一个快乐猜一猜的小游戏。
无始无终,打一条线的名称。
有始无终,打一条线的名称。
有始有终,打一条线的名称。
4.比较直线、射线与线段。现在大家对这些线都能区分开了吗?
(1)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、射线、线段。
(2)分组合作交流,讨论线段、射线、直线的联系和区别
我们能够很轻松地判断这三种线,那你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吗?下面以4人为一小组,展开讨论,完成表格。
区别
联系
名称
图形
端点个数
延长情况
线段
射线
直线
找学生在电子白板中完成表格的填写,全班交流。
(3)课件运动动态画出线段、射线、直线。(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,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,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。)
5.探究规律
(1)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竞赛:在10秒内之内,从一点出发画射线,开始!
如果给你足够的'时间,猜猜你能画几条?(很多条,画也画不完)所以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?
师总结: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。
(2)我们再进行一个小小的竞赛:在10秒之内,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,开始!
得出结论: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,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。(两点确定一条直线)【注重动手操作、合作交流,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,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】
(三)完善角的认识
1.通过“画一画”理解角的概念
我们知道了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,下面请大家从A这点出发画两条射线,看一下是什么图形。(生在黑板上从一点出发画两条射线)。
大家发现是一个角。那你能讲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?从一点出发的每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。
2.角的各部分名称
这一点A就是角的什么?这两条射线又是角的什么?
3.角的符号表示
(1)为了区别不同的角,我们还可以给角编上号,一般用数字或字母表示。如角1、角A。(师在黑板上标出角)
为了书写方便,我们通常用一个符号“∠”来表示角。∠1或∠A(板书并指导学生怎么读)。
大家观察一下,与以前学过的哪个符号很相似?它们又有什么不同?(跟小于号“<”比较)
(2)学生表示角
在你们刚画好的角上,标出角,再用符号表示角。
(四)课堂反馈
1.数一数,下图中各有几个角?
2.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?
(1)直 ……此处隐藏12089个字……:有些词用得不当,重难点的突出不明显……如果要谈教师语言的准确(我这里所谈的“用词”不是概念的错误,而是一般教学语言的表达),只能当成是老师自己追求课堂更加完美的一个目标,因为在一堂课里,我们把“语言表达”的准确当成课的中心来谈,不但达不到议课的目的,反而会偏离了方向。就重难点来讲,我们所说的重难点,只是针对课本,作为一个老师,只要读懂文本,确立了目标后,更多的应该关注课堂,关注学生!对学生来讲,真正没弄明白的,那才是难点,我们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判断,自认为什么是难点,重点,就要求学生必须接受什么是难点和重点。而真正课堂上的难点,是在与学生一起探讨中,所得到的一些错误反馈!并加以总结,找出纠正的办法,这样的课,才说得上是“突破了难点”。
对课来讲,它有其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,每一个人也许都有其独到的见解,但既要教给学生知识,也要把学生教聪明,这是基本的,也是对学生整体发展的“万能公式”!
《直线、射线、线段》教学设计8一、教学目标
(一)知识与技能
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线段,认识射线与直线,了解线段、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及表示方法;进一步认识角,理解角的含义,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。
(二)过程与方法
通过“画一画、比一比、想一想、说一说”等数学活动,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、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。
(三)情感态度和价值观
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,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教学重点: 了解线段、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
教学难点: 归纳线段、射线和直线的区别
三、教学准备
多媒体课件
四、教学过程:
(一)认识线段、射线和直线
1.认识线段
①实例引入
提问:拉紧的线和绷紧的弦,都可以看作什么?(课件演示:线段)
②观察特征
提问:线段有什么特点?如果我们想知道这根线,这根弦有多长,你有办法吗?
学生回答后,板书:线段有两个端点,可以测量长度。
(3)学生举例
提问:在我们的教室里,你能找到线段吗?指一指。(注意要指出线段的2个端点)
(4)操作活动: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。
①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。
②介绍线段的字母表示方法。(例:线段AB。)
【设计意图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,使学生对于抽象的“线段”的认识建立在具体的'生活模型基础上,有助于学生认识图形特征,形成表象,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。
2.认识射线。
(1)观察特征
①谈话:注意看,老师现在将线段右边的这个端点去掉,让它向右边延长,再延长,无限延长。
②提问: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?
学生回答后,板书:射线有一个端点,有一个端点,向一端无限延伸。
(2)学生举例,形成表象
提问:想一想,射线的特点与生活中哪些现象类似呢?
学生:手电筒的光束,汽车车灯的光束,探照灯的光束等。
(3)动手操作,发现规律
①请你从A点出发画一条射线。
②交流校对,补充提问:能从A点出发再画一条射线吗?还能画吗?
③引发思考:你发现了什么?学生归纳: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。
④介绍射线的表示方法。如射线AB。注意:端点处的字母标在前面。
【设计意图】从线段到射线的变化,学生自然地感受到两种图形的不同,激发了学生认识“射线”的兴趣。生活中类似“射线”现象的呈现,有助于学生认识射线的特点。画射线的活动,又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“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”的图形性质。
3.认识直线。
(1)观察特征
①谈话:注意看,老师要将这条线段两边的端点都去掉,使这个图形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。
②提问: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?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?
学生回答后,板书:直线没有端点,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。
(2)动手操作,发现规律
①任意画一条直线。介绍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。如:直线AB,直线l,
②过一点O,能画直线吗?能画几条?
③经过两点A、B,能画直线吗?能画几条?
④提问:你有什么发现?
学生归纳: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;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。
4.讨论交流:直线、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。
(1)出示讨论要求:①说一说:3种图形有什么不同;②用图或表格整理好。
(2)学生完成后交流点评:
例:直线、射线与线段的特点整理
图形名称
图形
端点数量
延伸情况
能否测量
直线
射线
线段
(3)练习:下面的图形,哪些是直线?哪些是射线?哪些是线段?
【设计意图】认识直线,延续了前面的学习方式,以学生的已有经验——“线段”的认识,为教学的生长点,通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、观察描述、特点归纳,逐步完成对图形的认知建构。此外,三种图形认知的过程中,学生的操作体验,有助于学生在进行图形比较时的归纳提炼,有助于学生感悟不同图形的特点,认识图形的性质。
(二)认识角
(1)唤起经验,回忆旧知
教师选取刚才从A点出发画射线时的图形(如图)
提问:刚才我们从A点出发画射线时,画了两条射线,形成了这样一个图形,你们认识吗?(学生:角)
提问:关于角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?(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;直角、锐角、钝角)这些角怎么有大有小啊?角的大小和谁有关?
(学生: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岔开的大小有关。)
(2)动手操作,理解概念
①自己画一个角,交流画法
②提问:角的两条边是什么线?(学生:射线)
③尝试归纳
提问:想一想,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?
(3)看书自学,交流汇报
提问:通过看书,你有什么收获?
学生介绍:角的各部分名称;角的标记和表示方法。
(4)巩固练习:
独立完成P39做一做
要求:在图中画出角的标记,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?
【设计意图】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角,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射线的基础上,完善角的概念,理解角的内涵。教学时注意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、经验,引导学生自学角的有关知识,为学生独立思考、主动学习、展示自我创造机会。
(三)全课总结
谈话: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?你有什么收获?还有什么问题?
【设计意图】回顾梳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,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,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积累经验,体验成功。